乡村振兴,生态宜居是关键。自“两清两改两治理”专项行动启动以来,下坝村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,以“院坝会”为纽带搭建干群连心桥,动员群众从“台下看”到“台上干”,推动村庄环境实现“颜值”“气质”双提升,绘就生态宜居新画卷。
一、板凳围坐听民声,共商环境整治“金点子”
“门前杂物乱堆咋处理?”“污水沟发臭问题怎么解决?”……在一场场院坝会上,村“两委”干部与群众围坐一堂,用方言土话讲政策、摆问题、听建议。通过“你一言我一语”的交流模式,不仅将“两清两改两治理”的意义、目标和措施讲透,更收集到群众关于垃圾分类、沟渠清淤等“金点子”23条。村民卢林忠感慨:“坐在自家院坝里商量村里事,咱提的建议真被重视,干活更有劲了!”
二、党群同心齐上阵,掀起环境整治“攻坚潮”
党员带头“亮身份”,群众积极“动起来”。以院坝会凝聚共识后,全村迅速组建党员先锋队、村民志愿队,形成“支部引领、党员带头、群众参与”的治理格局。累计开展集中整治行动12次,清理卫生死角85处、清理村域内主干道3.2公里,清运垃圾46吨;整治沟塘臭水1处,如今,脏乱的沟塘臭水面貌焕然一新,变身群众休闲娱乐“小广场”。
三、长效管护建机制,守护美丽乡村“好风景”
为避免“整治—反弹—再整治”的恶性循环,我村创新推出“三项机制”:一是网格化包保机制,将全村划分为6个网格,村干部、党员担任网格员,定期巡查责任区域;二是积分制评比机制,将环境卫生纳入村民积分管理,每月评选“最美庭院”,积分可兑换生活用品;三是群众监督机制,将支书电话设为“监督热线”,鼓励村民互相监督、主动反馈问题。
“环境好了,心情更舒畅,日子也越过越有盼头!”看着焕然一新的村庄,村民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。下一步,下坝村将持续深化“院坝会”工作模式,以群众需求为导向,推动“两清两改两治理”工作走深走实,奋力书写乡村振兴生态答卷!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