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民群众的平安福祉,是衡量社会治理成效的核心标尺。平坝公安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将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作为平安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,系统部署、全力推进“打击、防范、管理、控制、宣传”五位一体工作体系(简称“打防管控宣”),着力构建全方位、多层次、立体化的社会治安防控新格局。现将阶段性工作成效通报如下:
聚焦主责主业,以雷霆之势“打”出震慑声威
始终保持对突出违法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,坚持“什么犯罪突出就重点打击什么犯罪”,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与社会和谐稳定。
重拳出击,严惩暴力犯罪:持续深化扫黑除恶常态化斗争,集中优势警力攻坚克难。2025年以来,立涉黑涉恶“十类”案件18起,抓获43人;接收和摸排“六霸”涉黑涉恶线索5条,办结4条;共排查22家矿山(含煤矿)、5个市场、160家场所,开展村(社区)“两委”候选人背景审查 204人次,发布线索征集200份。有效避免了犯罪前科人员进入基层村委,侵蚀基层政权,有效铲除了危害一方的社会毒瘤,极大震慑了不法分子。
精准打击,遏制侵财犯罪: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“盗抢骗”等多发性侵财犯罪,部署开展系列专项行动,如“破小案、保民生”“反电诈攻坚”等。2025年以来,全区接报刑事警情245起,同比下降31.18%,行政警情489起,同比下降23.47%;刑事案件立案268起,同比下降23.01%,行政案件立案623起,同比下降17.70%,命案持续保持“零发生”。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44起,紧急止付挽损金额高达182.6万元,切实守护了百姓“钱袋子”。
专项治理,净化社会环境:针对“黄赌毒”、食药环等严重侵害群众切身利益、危害公共安全的违法犯罪活动,组织开展“清风”“净网”“昆仑”等系列专项打击整治行动。2025年以来,共查处涉黄涉赌案件43起,破获食药环领域犯罪案件2起。其中,刑事案件立案21起,刑事拘留20人,取保候审16人,行政拘留36人,行政罚款60人,告诫10人,缴获各类毒品5.9公斤。有效维护了健康清朗的社会秩序和市场环境。
织密防控网络,以科技赋能“防”出安全屏障
坚持预防为先,构建“人防、物防、技防、智防”深度融合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,努力将风险隐患化解在萌芽、处置在未发。
完善街面巡防体系:优化“特警屯警街面、派出所动态巡逻、社区民警扎根网格”的巡防布局,科学设置“1、3、5分钟”快速反应圈12个,布建警务站(亭)3个。街面见警率、管事率显著提升,有效挤压了违法犯罪空间,群众普遍反映“白天见警察,晚上见警灯”成为常态。
深化智慧安防建设:大力推进“天网工程”“雪亮工程”向社区、乡村延伸覆盖。截至目前,共建成“天网”“雪亮”高清视频监控探头1400余个,整合社会面视频资源10000路。强力推动智慧安防小区建设,全区已建成智慧安防小区23个,小区可防性案件发案率平均下降60.13%以上,科技赋能基层治理成效凸显。
夯实群防群治根基:创新发展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广泛动员“红袖标”志愿者、网格员、保安员、楼栋长等社会力量参与平安共建。目前,全区已组建规范化群防群治队伍98支,总人数达130余人。2025年以来,群防群治力量协助公安机关化解矛盾纠纷1200余起,协助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20余人次,成为维护基层平安的坚实力量。
强化源头治理,以精细举措“管”出清朗秩序
坚持问题导向,紧盯影响群众安全感的重点领域、重点行业、重点人群,实施精准化、动态化管控,堵塞管理漏洞。
加强重点行业场所监管:对旅馆业、娱乐服务场所、废旧金属收购业、寄递物流业等治安复杂场所,严格落实实名登记、安全检查和日常巡查制度。2025年以来,组织集中清查行动42次,检查各类场所200余家次,发现并整改安全隐患11处,依法处罚违规经营单位10家,行业场所治安秩序持续规范。
强化重点物品安全管控:对枪支弹药、危爆物品、管制刀具、散装汽油等重点物品实施全链条、闭环式管理。推广应用危爆物品流向追踪信息系统,实现“来源可查、去向可追、责任可究”。近年来,未发生重大涉枪涉爆案事件,公共安全基础更加牢固。
优化重点人员服务管理:对社区矫正对象、刑满释放人员、吸毒人员、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重点人群,健全“党委领导、政府负责、部门协作、社会参与”的服务管理机制。依托网格化管理,落实日常走访、帮扶教育、动态监测等措施,全年未发生因漏管失控引发的重大恶性案件。积极链接社会资源提供就业帮扶、心理疏导等服务,努力促其顺利回归社会。
前移风险关口,以精准施策“控”住风险变量
树立底线思维,增强忧患意识,健全风险研判、预警、处置机制,努力将各类风险隐患发现在早、防范在先、处置在小。
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:坚持和发展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完善人民调解、行政调解、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。推动调解力量下沉至村(社区)、网格,全区共建立各级各类调解组织9个,配备专兼职调解员30余名。2025年以来,成功调处各类矛盾纠纷3036件,调解成功率达93.28%,大量矛盾风险在基层得到有效化解。
深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: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、重大项目、重大活动,严格落实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前置程序,及时制定预案、落实措施,有效预防化解了潜在风险。
提升应急处置能力:完善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,加强专业化应急力量建设和实战演练。组织开展反恐防暴、群体性事件处置、自然灾害救援等综合演练18场次,应急处突队伍的快速反应和协同作战能力显著提升,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、冲得上、打得赢。
创新载体形式,以立体覆盖“宣”出平安氛围
坚持宣传引导与教育发动并重,创新载体形式,拓展宣传阵地,营造“平安建设人人参与、平安成果人人共享”的浓厚社会氛围。
打造全媒体宣传矩阵:在持续利用好电视、广播、报纸等传统媒体的基础上,大力拓展政务新媒体(“两微一号”)、LED大屏、社区宣传栏、公共交通移动终端等宣传阵地。打造“平安平坝”核心IP。开设短视频栏目:“警事1分钟”(周更)、早安心语(日更);图文专栏:“平安日记”(日更)、“每日一防”(日更);微信专题:“向人民汇报”等专题专栏5个,发布各类安全防范提示信息400余条,总阅读量(播放量)突破30万+,有效扩大了宣传覆盖面和影响力。
推动宣传内容精准滴灌:针对不同群体特点和易受侵害风险,量身定制宣传内容。面向老年人重点普及防范养老诈骗、保健品诈骗知识;面向学生群体强化反欺凌、防溺水、交通安全教育;面向企业财务人员加强反诈精准预警劝阻。开展“进社区、进学校、进企业、进家庭、进网络”宣传活动90余场次,发放宣传资料50000余份,群众的识诈防骗、防火防盗、应急避险意识和能力普遍增强。
创新宣传形式提升吸引力:积极探索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。创作平安主题微电影、短视频20部,制作发布各类海报90余张。这些形式新颖、互动性强的宣传活动,显著提升了群众的接受度和参与热情。
畅通警民互动渠道:建立完善“向人民汇报”警民恳谈活动、“警营开放日”等警民常态化沟通互动机制。定期邀请“两代表一委员”、群众代表、媒体记者走进警营,听取意见建议,自觉接受监督,有效增进了警民互信和理解。
成效与展望:安全感满意度稳步提升
通过全方位、高强度推进社会面“打防管控宣”各项工作,我区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向好,平安建设根基不断夯实。2025年以来,全区共接刑事警情245起,同比下降31.18%;接治安警情489起,同比下降23.47%。社会治安大局保持平稳有序,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得到巩固和发展。
平安建设永无止境,守护安宁任重道远。下一步,平坝公安将继续坚持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,以更高标准、更严要求、更实举措,持续深化“打防管控宣”一体化机制建设:
在“打”上再发力:紧盯新型犯罪和突出治安问题,优化打击策略,提升专业攻坚能力,确保打深打透打彻底。
在“防”上再织密:深化智慧警务建设应用,推动防控体系向更广领域、更深层次拓展,提升预测预警预防能力。
在“管”上再精细: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,提升重点领域、新兴业态管理的精细化、规范化水平,消除监管盲区。
在“控”上再前移:健全完善重大风险源头防控、排查梳理、化解处置机制,努力将矛盾风险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。
在“宣”上再创新:持续拓展宣传载体,丰富内容形式,提升宣传教育的渗透力、感染力和实效性,凝聚更强社会共识。
我们深知,平安建设离不开每一位辖区群众的理解、支持和参与。在此,我们呼吁29万辖区群众:增强自我防范意识,主动学习安全知识,积极举报违法犯罪线索,自觉投身群防群治实践。让我们携手并肩,同心同德,共同构筑坚不可摧的平安防线,为把我们的城市建设成为更高水平的平安之城、幸福之城而努力奋斗!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